编辑|趣史研习社
●○前言○●
美国这次可是丢了大人!原本已经商量好的中国向美国进口玉米的交易,中国却不再打算继续合作,并撤销了订单。
中国的这一波操作,可以说让美国急的上蹦下跳,因为这可是个110万吨的超大订单。
但其实这并不是中国刻意给美国下绊子,更不是恶意与美国进行对抗,更多的则是出于对自身的考量。
其实说到中美关系,人们想到的一个词就是对抗,事实也正是如此,中美两国关系始终得不到缓解,美国持续实行霸权主义,不断侵略扩张,总有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插足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发展利益,甚至侵犯中国的国家主权。
就台湾问题,中美两国频频出现摩擦,美国曾经不顾中国的警告和国际公约,悍然将军舰开入台湾海峡,以阻止中国实现统一。
而且,前一段时间,日本的高级官员还曾登陆台湾岛,并与岛上“独派”领导人会面,还公开支持“独派”所谓正义的民主抗争,严重挑衅了中国的主权。
当时很多政治学家都称这其中极有可能有美国的影子,毕竟日本和美国的关系在世界上人尽皆知,那可谓是“情同父子”,就算是美国指使的也见怪不怪了。
美国一边想在世界上构造一个完美的人设,一边又想着给中国设绊子,打压中国,所以说,在政治上美国又当又立的事情可是做了不少。
而经济受政治影响,中美两国在经济上的摩擦甚至矛盾可是愈演愈烈,中美贸易战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18年,当时美国台上的总统是特朗普,其是标准的反华派,上任一年多就开始着手实施自己的反华政策。
特朗普陆续推出了很多政策,其中就包括对中国的产品增收关税,严重影响交易公平,刻意构建中美之间的贸易壁垒。
在当时这一政策也确实对中国国内的企业造成了冲击,尤其对出口额占比较大的企业造成了很严重打打击,国内产业受到不利影响,经济发展突然变得虚浮,速度也被拉慢。
而中国并没有坐以待毙,国务院的关税委员会也出台反制措施,对美国出口中国产品清单进行限制并且增加关税,以此对抗美国。
此事件就好像一个导火索,彻底点燃了中美贸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之后,美国接着出台一系列限制政策,对美国境内的中企进行了无理由的限制和惩罚,其中华为和中兴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且美国政府严禁美企与中企合作,想要以这种手段来清除美国境内的中企,打压中国。
而且,美国并没有善罢甘休,其联合或者说在背后操纵日本、荷兰等国家,限制对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其中荷兰的ASML公司更是宣布停止了对中供应顶尖半导体制造设备,意在以此遏制中国顶尖科技的发展。
这也就是人们所称的“芯片战”,这次的政策非常严重地影响了国内相关科技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这次的被“卡脖子”也让中国真正意识到了顶尖科技自主研发的重要性。
中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前几日发布公告,声称将限制对镓、锗相关物项的出口进行限制,这种金属元素是制造半导体元件必不可少的原料,是极其重要的。
而中国更是对这种战略性金属资源有绝对性地占有优势,中国的储量占了世界总量的七八成,这次美日韩等依靠进口原料的国家可是真的慌了神,其中美国企业在中国政策一出台就开始着手申请购买资格,如此可见中国这次的举措对其影响之大。
有国家媒体谴责中国的这种行为,是违反国际公约的,但事实上,中国从来没有主动侵犯过他国利益,这次也只是对美、日等国家的反制措施,是为了保护本国发展利益和安全所做出的。
同样的,这次中国对美国的110万吨玉米订单的撤回也是一种自保措施,也是一种对美国农产品霸权主义的反抗。所以才说,这次的事件是中美关系发展趋势必然会导致的。
俗话说得好,农工商一家亲,而从其中的顺序就可以看出,农业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放在第一位的,农业是基础,如果农业发展不到位,那么工商业又怎么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呢?
其中,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农产品生产,也就是粮食的生产,粮食问题是直接关系民生的重点问题,粮食产量不够,群众连饭都吃不饱,哪还会有力气干活,国家的生产发展也就会迟滞。
可是,由于中国粮食产量确实很大,加上近年来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很多粮食就被出口到其他国家,这反而导致了国内粮食市场出现了缺口,最后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却只能从别的国家进口粮食来填补空缺。
其中,美国的农业是非常发达的,而且地广人稀,需求少产量大,所以农产品的出口额非常大,但美国的野心使得农产品出口并不是简单的交易,而是演变成了美国霸权扩张的手段。
要知道,世界上四大粮食商有三个都是美国的,其实理解为世界上有四分之三的粮食都被掌握在美国手上也不为过。
这也直接导致了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操控世界粮食交易市场,控制粮食的交易价格,其政府也可以借此来对其他国家施压,实行农产品霸权或者粮食霸权。
比如俄乌战争爆发后,世界粮食市场就受到了冲击,很多国家积极进口囤粮以应对当前变幻莫测的局势,可美国的粮商控制价格,直接坐地起价,狠狠发了一笔战争财。
这边美国数钱数到手软,但很多国家却是苦不堪言,甚至一些依赖粮食进口的小国家因为价格上涨而吃不起饭,国内很多居民粮食储备根本不够,都在艰难度日。
正是如此,美国的农产品霸权不断侵犯着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利益和粮食安全,其对于中国自然也是毫不留情。
在2018年的美国加征关税产品清单中,就包含有农产品,且种类还较多,这极大增加了中国的粮食进口成本,一度给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带来了不利冲击。
而中国吃一堑长一智,如果一直这么被美国掌握这粮食安全问题的主动权,那中国可是真的岌岌可危,所以必须要摆脱对美国的粮食进口依赖,争取早日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对国内外的粮食供应问题,要做到既有饭吃,又有钱挣。
所以,中国此次的撤销订单也是对美国的警示,因为中国向来奉行和平发展的政策,总是在积极寻找沟通的渠道和方法,不愿意采取对抗,在美国看来中国一直在忍气吞声像一只任人宰割的绵羊,殊不知这次却变成了凶猛的恶狼扑向其脖颈。
中国方面撤销了订单,自然也就导致了国内粮食储量的减少,国内粮食市场的波动可能也会随之而来,更何况是110万吨这样庞大的数字,所以日媒称中国这次订单的收回可能就是收回了自己生命线是不无道理的,毕竟粮食安全最重要。
可是,中国既然做出了决策又怎么会没有对策呢?正常来说,一个人在原单位提出了辞职往往是已经找好了下家,这样才能给自己兜底,中国政府自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
如果说芯片、医疗等这些顶尖科技的某些技术只有美国持有的话,那农产品可就不一定了。
毕竟顶尖技术是受科技发展程度以及人才等诸多因素影响的,而对农产品的生产影响最大的就是农产品的产量了,产量高低又是与气候、土壤等作物生长条件直接挂钩的,所以在这些方面可以和美国相提并论的地区多了去了,又不是只有美国能种庄稼。
比如南美地区的阿根廷、巴西等国家,农作物产量也是很大,出口条件也很好。
美国的农产品产量大一方面是因为地广人稀,可种植土地面积大,另一方面就是农业现代化程度很高,生产效率高。
而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虽然在农业生产技术上并不占有,但其农业大国的称号也不是白来的,它们的种植面积也是非常大,而且人口较少,产量容易过剩,所以乐于出口,加上南美的劳动力是比较廉价的,最后也就导致了出口价格比较低廉。
跟美国这种坐地起价、粮食霸权的行为相比较,中国自然会选择物美价廉的南美粮食作为下家来进口,并且还能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南美国家的经济合作,改善外交关系,两全其美,中国又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中国在国内粮食生产上下足了功夫,随着中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科技转化为生产成果的效率也越来越高,能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的先进科技也越来越多,农业生产效率也不断提高。
不但如此,中国政府还十分重视耕地使用化肥的改良,注重在增加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并且,中国对农作物种子的改良和培育也在不断进步,比如此前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水稻,就是其是显著成果,这种作物种子杂交改良的突破性进展能够大大提升作物的平均亩产量,提高粮食总产量。
所以,中国政府坚持科技创新,鼓励农业科研发展,以此从根本上提升农作物产量,整体保障粮食安全,总有一天能够在这种发展趋势下独立自主地完成对国内外的粮食市场的供应!
●○结语○●
中美对抗的最终结果是两败俱伤,只有对话沟通才能够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美国的霸权行径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后患。
不管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农作物方面,中国都不会屈服于美国的霸权主义,它始终是一个独立自主爱好和平的国家,但中国也会始终捍卫国家安全和主权,对美国的霸权行为予以反击。
Copyright © 2002-2130 深圳市旺得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2130374号-1 香港爱心供卵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