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联系站长

浏览量

孩子有这些表现,大人应该提高警惕,有可能是小儿抽动症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01-20

我家孩子是多发性抽动症吗我家孩子是多发性抽动症吗1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多发性抽动症的专科门诊里聚集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抽动症患儿,在这里,每一个孩子的症状都不太一样。6岁的嘉嘉经常不自主地扭脖子、甩手臂和眨眼睛;而8岁的晓宇则表现为哼哼鼻子、嘟哝嘴巴、晃动脑袋和眨巴眼睛;9岁的丽丽和他们的症状不同,她会一遍一遍地数东西,甚至在走路的时候,她还是会数脚下的小石头;10岁的尼克除了皱鼻子、舔嘴唇外,发声明显,除了频繁的清嗓外,有时还会骂人、说脏话;15岁的泽凯虽然外表强壮,像个大人一样,但还是会常常在人面前做鬼脸和发出老鼠样的吱吱声,这使得他很困扰;11岁的娜娜从5岁起就被确诊为患有TS,所以她的病情比较复杂,热爱芭蕾舞的她除了眨眼外,会不自主地尽最大限度做弯腰、伸脖、后弯手臂等动作,直到这些部位出现疼痛,然后就依次抖动手、胳膊、腿和脚。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TS是一种持续的疾病,是一种或多种慢性的、长期的、不随意的、重复的运动和发声。其形式多种多样,因其抽动的部位、数量、频率、持续时间的不同,TS有不同的分类,按照抽动部位分为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感觉性抽动或认知抽动;按照抽动的复杂程度,TS分为简单性抽动和复杂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是患儿的随意肌、不相关联肌肉或肌群的异常运动产生的,主要表现为各种无目的的动作,常常先发于头面部,例如眨眼、做鬼脸等,其中眨眼通常是首发症状,也是最多见的症状。

发声性抽动由各种声音组成,这些声音由通过鼻、口、咽喉部的气流运动而产生,例如吸鼻、清嗓、吱吱叫、咳嗽,甚至秽语、重复言语等。重复言语是指重复说一句话中的最后一个字或某个句段。秽语是指不由自主的、不恰当的、诅咒性的言语,通常发生在15岁左右,发生率为10%~15%。大部分患儿通常仅发出Fu、Shi、Cu等单个音节,或者表现出咳嗽、说话等掩饰性发声,因此秽语不是抽动症的必然诊断条件。仅表现为运动性抽动,不伴有发声性抽动的患儿在临床很常见,但是仅表现为发声性抽动,而不伴有运动性抽动的患儿比较少见,据相关文献报道,这种患儿的比例不足5%。

感觉性抽动是指抽动发作前,患儿出现的先兆躯体感觉,包括乏力、瘙痒、兴奋、刺痛、腹部不适、发热或发冷等,但有时候又很难用语言文字来描述清楚究竟是怎样的不舒服。总之这些不愉快的感觉,或者局限在将要发生抽动的肌肉部位,或者泛化在身体的其他部位。通常出现在肩胛带、手、脚、大腿前部等比较局限的“发热部位”,笼统地形容一下就是在这些部位出现内部发紧的感觉。抽动爆发后,患儿的上述先兆不适感随即减轻或缓解。感觉性抽动与TS患儿的抽动类型、年龄有关。诸如眨眼等简单性抽动的患儿很少出现先兆感觉;而年龄小的患儿这种感觉也不明显,通常只有10岁以上年龄较大的患儿才能体会出这种不适感。而8~19岁患儿中37%的患儿能较准确地描述这种感觉,这部分患儿中又有近一半的患儿能够抑制抽动的发作,但是感觉性抽动并不是患儿具有抑制抽动能力的先决条件。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的认知逐渐发展,而与认知密切相关的意识也逐渐增强。

认知抽动主要出现在青春期和成年TS患者群中。最初描述认知抽动的是Shapiro等人,并冠名“冲动”,类似单纯性OCD患者的焦虑常诱发其沉迷某种行为一样,认知抽动主要是指重复性的思维,包括模仿思维、脑力游戏、无目的的数数、反复的性幻想、大无畏的挑衅行为等。这种冲动不是由焦虑驱动,而是TS患者对外界刺激性听觉、视觉、触觉或内部刺激做出的过度屈服或对抗回应。

简单性抽动是由单一肌肉或肌群异常运动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眨眼、皱鼻、伸舌、点头、耸肩等运动性抽动,以及吸鼻、清嗓、大口吸气、咳嗽等发声性抽动。

复杂性抽动具有明显的重复性、冲动性、无目的性。主要表现为反复触摸东西或人,做一系列精细的动作、猥亵行为、模仿动作、自伤行为等运动性抽动,以及嘟哝、模仿动物的叫声、精细的或有语义的说出单词短语、秽语、重复言语、模仿言语等发声性抽动。

抽动症患儿的病情具有波动性,往往一个小小的暗示就可能导致病情反弹。当患儿放松时,抽动可能加重,当患儿从事需要注意力集中的活动时(例如弹奏乐器、进行某项体育运动等),抽动可能被暂时抑制。

专家提醒:

多发性抽动症可分为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感觉性抽动或认知抽动,也可分为简单性抽动、复杂性抽动。因临床表现各异,发病初期常会被误诊、漏诊,患儿也经常被误解,延误了病情的诊治,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因此,加强对TS的宣教,增加人群对TS的认识和理解十分重要。

2抽动症患儿有哪些不良行为习惯

小玉今年6岁,患有抽动症1年余,小玉妈妈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很严格,希望孩子不仅在学校有个好成绩,在社会中、在家庭中也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可是最近父母发现小玉爱说谎话了,每次父母问作业做完了吗,小玉都告诉父母已经做好了。但老师却经常反映小玉家庭作业没有完成,还经常和小朋友们打架。小玉的父母开始担心孩子,不明白孩子怎么会养成这么多不良习惯,要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但抽动症患儿自控能力较正常儿童差,他们通常会出现说谎、偷窃、打架、易怒、逃学、恶意破坏公物、虐待动物等不良行为。

专家提醒:

家长和老师要耐心的帮助孩子改掉不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抽动症患儿有哪些睡眠问题

茜茜今年9岁,患有抽动症2年余,现在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茜茜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安排孩子九点上床睡觉,可是父母发现孩子经常十一点还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能安稳地入睡,即使睡着了也经常说梦话,而且早晨起床特别早。父母担心孩子的睡眠时间不足,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因为得了抽动症所以睡眠质量下降了。

睡眠问题在抽动症儿童中十分常见,相关文献报道,20%~50%的抽动症患儿存在睡眠障碍。患儿睡眠的质量、时间和次数受到干扰,表现为睡眠潜伏期长,入睡困难,清醒期长,有效睡眠时间短,异态睡眠等,甚至出现与睡眠相关的行为和心理问题,而失眠、多梦、梦游的发生频率较高。

专家提醒:

孩子要培养固定的睡眠时间,睡前少喝水,避免吃得过饱,避免过度兴奋。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睡眠环境。

4抽动症患儿有哪些性行为

抽动症儿童的性行为通常是指患儿触摸自己或他人的敏感部位(如生殖器等)。这是令患儿和周围的人十分尴尬和难过的事情,同时也是诸多校园问题之一。如何正确引导患儿的性行为呢?相关文献报道,可以教导患儿触摸身体其他的非敏感部位,或是在他们触摸别人之前,先争得他人的同意。

专家提醒:

当孩子出现上述情况时,老师和家长不要批评孩子,要耐心地劝阻孩子,或要引导孩子改掉这些不良的习惯,或触摸身体不敏感的部位。

5抽动症患儿有哪些自伤行为

小明现在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患有抽动症1年余,平时都是爷爷奶奶照顾。在学校里小明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家庭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是班里的坏学生,大家也不愿意和他做朋友,平时小明都是一个人走在放学路上。最近奶奶发现小明一个人在房间时会拍打自己的头,或用头撞墙,奶奶发现后非常着急,小明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自己打自己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如果儿童总是很无聊、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可做,那么他们就很容易无事生非,故意自伤寻事。

但抽动症患儿是由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常受到某种因素诱发和刺激犯罪,情绪不稳定,做事不考虑后果,不是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甚至出现盗窃、故意伤害等违反法律等行为。抽动症儿童自伤行为包括猛击或拍打头部、脸或身体其他部位,或用尖锐的物体刮擦或刺伤身体,甚至眼睛。

专家提醒:

抽动症患儿有自伤行为,家长不要过多惩罚和批评孩子,要多和孩子沟通,和孩子成为朋友,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6什么是抽动症患儿的愤怒攻击行为

为争夺领地、异性,自然界中的生物彼此间会互相侵略攻击,这是为了生存所产生的自适应侵略。愤怒则是与此行为相关的一种原始情绪。相关文献报道,3~12岁儿童中近1/3的孩子常会愤怒(发脾气),其中最常发脾气的孩子是3~5岁的学龄前儿童,男孩多于女孩。抽动、多动、遗尿、睡眠障碍、惊厥或精神创伤等因素可诱发愤怒,因此相当一部分抽动症患儿脾气不好,爱生气,并且很难平复愤怒的心情。部分患儿伴发有愤怒攻击行为,当他们面对挫折或羞辱时,很可能做出可怕的、极具破坏性的动作,危害自身、家人或周围的人;或者没有什么外界刺激,患儿突然行为失控,爆发愤怒。这种愤怒往往超出常态,强度大、频率高、持续时间长,与患儿年龄不相符,伴发自主行为能力下降,患儿常常表现为威胁恐吓别人,甚至犯罪。尤其年龄小的患儿对于世界是怎样的或者是非对错比较偏执,当现实与他们的标准不一致时,他们更易出现愤怒。

可能诱发愤怒的因素如下:药物副作用,酒精或毒品依赖,语言缺陷,执行障碍(很难完成多项任务),非语言学习障碍(不能读懂面部表情),神经质,社交障碍,焦虑,躁郁症,自闭,注意力缺陷障碍,对立缺陷障碍,感觉统合障碍,情绪不稳定,强迫症,冲动,创伤后压力综合征,疼痛,学习受挫,睡眠障碍,压抑抽动,受虐待,对环境或社会期望值过高等。

专家提醒:

家长、老师要经常和患儿谈心,帮助孩子们寻找诱发愤怒的因素;如果没找到相应诱因,那就咨询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当愤怒发生时,要及时疏解,不要刻意加以阻止或惩罚孩子,那样会适得其反;也可顺其自然,愤怒发泄后患儿自然会平静下来;有时可以找个泄愤的替代物,如枕头等以供患儿捶打发泄。要教会患儿以平和的方式对待周遭的人和事,避免或减少愤怒攻击行为的发生。

7抽动症患儿威胁行为有什么特点

小影今年10岁,患有抽动症3年余,通过药物治疗和家长的努力,抽动症状得到了缓解,但是近半年来小影的抽动症状逐渐频繁。妈妈说最近同学家长经常找她反映,小影会欺负小伙伴,有时甚至出手打同学,恐吓班里身材矮小的同学,老师也经常批评小影。小影妈妈带着孩子去看医生,医生告诉她这是抽动症患儿的威胁行为。那么什么是抽动症患儿的威胁行为呢?

通常威胁行为发生在双方身材、年龄、社会地位不相称的情境下,而且具有反复多次的特点,导致受害一方学习成绩下降,焦虑、抑郁或精神不正常,甚至出现酒精或药物依赖、家庭暴力,对受害人的躯体、情感,甚至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部分伴发威胁行为的抽动症患儿常常以强凌弱,不仅打人、撞人、踢人,嘲笑、恐吓对方,给对方起绰号,还排斥同学,散布谣言,进行网络欺诈等。但同时,相对于健康儿童,他们受到同伴侵害(同伴侵害是指个体遭受同伴攻击的经历)的概率更高。2008年7月到2009年1月有学者曾对10~17岁的抽动症患儿进行在线调查,通过211对患儿及其父母的横向分析,发现26%的患儿曾遭遇同伴侵害,并且在受侵害后,患儿抽动程度加重,动作更复杂,先兆感觉更明显。2/3以上的患儿常常因孤僻、不合群、攻击行为,很难与周围人群正常交流,无法与大家建立并维持友谊,生活质量下降。

专家提醒:

我们要引导孩子,了解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孩子的问题还是要靠孩子自己去解决,家长不要介入过多。我们还要让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学着去合理表达自己的需求。当一起玩的同伴有让他不舒服的行为举止时,可以马上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希望。这样一来,既显示出孩子的容忍大度,也把同伴的注意力转移到口头协商层面,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8抽动症患儿有哪些自伤性的口部习惯

小青是家里的小公主,患有抽动症半年余,平时父母工作很忙,有时会忽视对小青的照顾。妈妈有一次晚上推开小青的房门,听见小青磨牙声音很大。后来妈妈发现小青不仅夜里磨牙,白天也磨牙,有时会不自主的咬嘴唇或舔嘴唇。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

抽动症患儿自伤性口部习惯由一系列行为组成,包括夜间磨牙症,白天磨牙症,咬、咀嚼、舔嘴唇或舌头、上腭、脸颊等部位。其中磨牙不仅仅指牙齿上下摩擦,还包括咬牙,叩牙等。相关文献报道,磨牙症的发病率在7%~88%,存在着性别差异。磨牙症导致牙齿磨损、松动,甚至发生错颌畸形,损伤脸颊、舌头、上腭、颞下颌关节等。

专家提醒:

抽动症患儿口部自伤行为的发生可能与头面、颈肩部位的肌肉运动过度和疼痛有关,因此家长不要盲目地给孩子用药。

9抽动症患儿会伴有脾气失调吗

小志今年11岁,患有抽动症9个月。小志的老师说小志平时在学校不仅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是班里倒数第一,而且经常和小朋友打架,还破坏自己和同学的课本,受到老师的批评时不仅不能虚心接受,还会怒气冲冲想打人,小志的妈妈为此感到头痛和无奈,不知道该怎么办。

与躁狂、轻度躁狂、心理变态不同,脾气失调的抽动症患儿往往表现为频繁、极端地易激惹,患儿常会不合时宜地发脾气,极具破坏性;即使不发脾气的时候,也是处于负面、低落、愤世嫉俗的情绪中。

专家提醒:

抽动症患儿脾气失调,容易被激惹,老师和家长要制定适合患儿的教育方式,不要盲目地批评或惩罚患儿。

10抽动症患儿会焦虑、抑郁吗

小虎的抽动症状已经有半年多了,最近老师发现小虎在幼儿园情绪很低沉,下课后也不离开座位,不愿意和大家做朋友。回到家也一个人躲在房间里不出来,不愿意和家人或小伙伴交流,父母发现孩子的变化后非常焦虑,孩子怎么会变得抑郁了啊?

抽动症儿童较正常健康儿童更易发生抑郁、焦虑。抽动症合并抑郁的发生率为13%~76%,主要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或波动,对外界事物缺少兴趣,缺乏实践乐趣。抑郁的发生与抽动的严重程度、患儿年龄、是否共病ADHD或OCD及儿童品行障碍等有关。严重的抑郁(MDD)需要进行药物干预。焦虑主要表现为睡眠困难、恐惧、惊慌失措、注意力不集中、忧郁、运动不宁等。

专家提醒:

部分抽动症患儿具有抑郁、焦虑的特点,父母要多带孩子出去游玩,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老师不要过多批评患儿,要多表扬和赞美,不断鼓励他们。当患儿有了成就感就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抑郁和焦虑症状就会不断改善。

11抽动症患儿学习困难有哪些特点

相关研究显示,TS儿童在语言或非语言领域与正常孩子存在轻微差别,相对于操作智商(如视觉空间能力、求解能力、数学等),TS患儿的语言智商(如使用语言进行推理的能力)较低。但他们的智商范围与正常儿童相同,因此不存在学习障碍。不过他们的抽动症状和ADHD、OCD等共发病会对其学习能力造成重要影响,导致部分患儿出现学习困难。举例来说,点头、甩手等动作频繁发作或一直痴迷于应该如何写的问题均会造成TS儿童出现书写困难;而眨眼、发声抽动则会造成孩子出现诵读困难,这部分孩子在大声朗读时因担心发声发作会被老师和同学嘲笑而显得十分紧张和焦虑,为避免难堪的境况发生,他们往往不喜欢上与阅读有关的课程,所以部分孩子常常逃课;有些TS儿童在上课时,因极力想抑制抽动发作而很难集中注意力来听老师讲课;易冲动的TS儿童常常因上课时突然大声喊叫、说话或发声而扰乱正常的课堂的教学秩序。正因为上诉现象的存在,造成部分TS儿童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辍学在家。

12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与多动症如何区别

儿童多动症(ADHD)是指智力基本正常的小儿,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可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的一组症候群。患儿常常运动过多,动作变化的间歇期不规则且短暂,动作具有非组织性、临时性和难控性的特点,很多患儿会出现做鬼脸、发声等类似抽动症的表现。而部分抽动症患儿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表现,因此ADHD与多发性抽动症有时很难鉴别,但单纯的ADHD患儿不会出现肌肉的抽动。

13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与儿童强迫障碍如何区别

儿童强迫障碍(OCD)是一种儿童期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与遗传、脑损害、链球菌感染、中枢5-羟色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8~12岁或青少年期为发病高峰,患儿因痴迷于某种想法或想象中不能自控,反复出现刻板行为或仪式性动作,耗费了大部分时间,阻碍了患儿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

复杂性抽动的动作和发声因具有精细和复杂的特点,有时很难和单纯性OCD患儿的冲动相鉴别。然而,OCD患儿的行为是受认知所驱动的,具有明确目的性;而抽动症患儿的抽动动作是无意识、无目的的行为。抽动症患儿重复性的行为是因为他们感到抽动发生的部位不舒服,而OCD患儿重复性行为的发生是受到某种想法的困扰所致。OCD患儿常常感到焦虑,而抽动症患儿通常不伴有明显的焦虑。抽动症患儿对逆转行为训练或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的疗效较好,而OCD患儿对认知行为治疗或抗抑郁药的反应较好。

14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与癫痫如何区别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脑细胞群异常的超同步化放电引起的发作性的、突然的、暂时的脑功能紊乱。多发生于学龄前期,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表现形式多样,最常见的是意识改变或意识丧失,局限性或全身性肌肉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及感觉异常,也可有行为、情感和知觉异常,记忆改变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表现。

抽动症有时以突然发作的形式呈现,肌肉抽动及感觉异常类似癫痫,但抽动症患儿发病时意识清楚,脑电图无癫痫样放电。

15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与自闭症如何区别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为儿童心理行为障碍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Kanner三联征: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及行为方式刻板。常在3岁前起病,男孩多于女孩,发病率为0.02%~0.13%。其病因、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心理、围生期危险因素、神经生化与免疫异常、脑功能与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存在“心理理论学说”“5-HT浓度升高”“结肠淋巴结增生”“额、颞叶脑血流灌注减少”等多种病机学说。临床主要以药物治疗、行为矫治及训练教育等综合干预为主。近期及远期预后较差,多数患儿成年后仍不能独立生活。

部分多发性抽动症儿童会合并有自闭症,除抽动外,常出现社交困难、语言交流障碍等表现。但两者的最大区别为是否有抽动的症状,单纯自闭症患儿不会出现抽动。

16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与风湿性舞蹈病如何区别

风湿性舞蹈病起病于8~12岁,女孩居多,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主要表现为舞蹈、肌张力低下和肌无力、情绪不稳定和行为异常。精神紧张时症状加重,睡眠时症状减轻或消失,患儿还易出现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或强迫症等表现。

抽动症患儿的某些运动性抽动动作类似风湿性舞蹈病患儿面部和肢体的游走性舞蹈手足徐动样动作,但抽动症多发生于男性患儿,发病年龄较早,患儿无肌张力的异常。

17多发性抽动症儿童会共发哪些疾病

多数TS患儿会共发心理行为疾病,TS与这些共发病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共发病主要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行为或障碍(OCB/OCD),抑郁、学习障碍、愤怒控制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焦虑、对立违抗行为(ODD)、自闭症(ASDS)等。

18抽动症患儿合并多动症有哪些特点

ADHD是最常见的TS共发病,患儿通常表现为活动过多,举止幼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任性,短暂记忆障碍,组织能力较差,不能合理安排时间,上课随意说话,不能安静地做事情,挫折感强,不能制定新计划,对非预期的事情不能做出恰当的反应。

近年来相关专家学者根据是否伴有ADHD的临床表现对TS患儿进行分组研究,通常将患儿分为TS组,TS+ADHD组,ADHD组及健康对照组,结果发现TS患儿与健康儿童比较,在攻击行为、犯罪方面无明显差异;而TS+ADHD患儿与ADHD患儿、健康儿童比较,社会适应力差,内在行为(天生的、固有的行为,在处于压力时显现,通常不自知,代表最自然真实的内在动机和欲求)存在较多问题,更易发生破坏性行为。TS患儿与健康儿童比较,内在行为问题多,而外在行为(在特定环境下呈现的理想行为,代表自身基于对环境的判断与认知而试图采用的行为,通常不被他人所知)及社会适应力差别不大。因此,TS患儿与合并ADHD的抽动症患儿比较,更易管理,预后较好。

19抽动症患儿合并强迫障碍(OCD)有哪些特点

TS患儿常合并较多的强迫或冲动行为(OCB),为减轻内心的焦虑、不愉快或改善外界的情境,TS患儿会违背自己的意愿,反复去做各种琐碎的事情。这些行为与单纯OCD患儿的行为有很多不同,多表现为自伤、饮食障碍、躯体变形障碍,嗜好拔毛、盗窃、暴露、赌博等。原因可能是大脑奖惩回路障碍,导致上述各种过激行为发生增加。

20部分抽动症患儿具有冲动控制障碍吗

冲动控制障碍又称意向控制障碍,指在过分强烈的欲望驱使下,采取某些不当行为,这些行为系社会规范所不容的或会给自己造成危害,通常不考虑冲动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表现出各种过激行为。其行为目的仅仅在于获得自我心理的满足或解除精神上的紧张感,病人自称这种行为带有冲动性,无法控制。不包括偏离正常的性欲与性行为。

部分抽动症患儿因冲动控制障碍,通常不考虑冲动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表现出各种过激行为。

21国内外常用哪些量表诊断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诊断多发性抽动症需要全面了解患儿病史,家族史,还要进行系统的精神及神经系统检查,此外需要借助相关量表。国内外常用的量表有:国家医院调查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抽动先兆自评量表、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及强迫症状评定量表、Hopkins抽动严重程度量表、抽动录像评分、诊断信心指数等。通过这些量表可以协助诊断多发性抽动症,评估药物疗效及其研究效果。

22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核磁共振成像(MRI)有什么表现

一项MRI研究显示:TS患者双侧小脑半球体积减小,尤其是部分灰质减少与患儿抽动严重性和运动失抑制相关。Miller应用解剖MRI进行研究显示:TS患者丘脑核及侧丘脑表面均有扩大。Draganski对40名TS患者进行检测后发现:患者双侧眶额叶、前扣带回、前额叶腹外侧皮层灰质体积减小,中颞侧边缘叶变薄,这些大脑结构的变化与抽动严重性、共发病有关,其中前额叶皮层厚度缩小与抽动严重性呈负相关,第一躯体感觉皮层容积增加与先兆感觉的强度有关,而白质分析显示胼胝体前部的联合纤维发生了变化。Kataoka的研究显示:TS患者纹状体乙酰胆碱能中间神经元与小清蛋白的数量发生减少。

因此,TS患者的MRI表现呈现多样性,其中尾状核体积缩小、感觉运动皮层变薄、胼胝体缩小、双侧小脑半球容积缩小、边缘叶及前额叶皮层肥大、丘脑核及丘脑侧表面积扩大为其主要表现。而双侧眶额叶、前扣带回、前额叶腹外侧皮层容积缩小,中颞侧边缘叶变薄可能是额叶-纹状体通路中的前额叶皮层、纹状体、前扣带回网络功能障碍的神经功能代偿性增加的表现。

23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智力是否正常

小花今年12岁,患有抽动症2年余,老师反映小花在学校的成绩一般,在班级排名比较靠后,小花对学习没有很大的兴趣,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父母怀疑小花的智力是因为抽动症而降低?那么抽动症患儿的智力是不是低于正常儿童呢?

孩子得了TS后智力会受到影响吗?这是很多患儿家长都很关心的问题。

专家提醒:

多发性抽动症对患儿的智力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家长没有必要过分地担心孩子的智商。家长和老师要以正确的态度抚养和教育孩子,鼓励孩子交朋友、参加体育活动、培养兴趣爱好。


参考资料

TAG标签:

推荐阅读

热门推荐

香港专业供卵试管中介 香港包生男孩供卵试管 香港供卵试管可以选择性别吗 香港试管多少钱 Copyright © 2002-2130 深圳市旺得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2130374号-1 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